复合材料与工程专业
专业介绍
做为一个极具发展潜力的多学科交叉新型专业,复合材料与工程专业围绕服务航空航天领域和京津冀区域新材料产业战略发展需求,以培养应用型复合材料领域高水平人才为目标,专业博士教师、高级职称教师占比66 %以上,本专业为航天一院703所、航天三院306所的“人才资源培养基地”,与新奥集团建有“石墨烯学院”、与长城汽车集团诺博橡胶建有“橡塑学院”,开展“3+1”校企联合人才培养模式,依托“航空宇航科学与技术”学硕点、“材料与化工”专硕点、河北省绝热保温材料产业技术研究院、河北省热防护材料重点实验室等学科平台和校企合作、产教融合项目,形成了独特的专业办学特色。
学生毕业后将掌握复合材料原材料的制备、结构设计、成型工艺及相应应用领域等的专业理论与实践知识,能够服务于航空航天、国防军工、新能源汽车等行业,成为从事工艺设计、产品设计、设备研发、生产及经营管理等方面的高水平应用型人才。
什么是复合材料与工程??
当我们在使用材料的时候,往往对它们会有很高的期待。像很多高分子材料的保温性、延展性等都很好,但如果强度还能再高一些就更棒了。钢铁制造的轮船的确结实好用,不过最好还能再轻一些,这样就容易浮起来,还可以节省燃油。复合材料由此而发展,正好弥补了高分子材料的强度和钢铁材料密度大的缺憾。复合材料广泛应用于航空航天、国防军工、汽车工业、体育运动、医学等领域。复合材料与工程专业是一个致力于培养在复合材料的设计、制备、结构性能表征及加工成型等方面拥有理论及实践知识的复合型、应用型人才的专业。
本专业的研究对象是什么?
研究的对象大到运载火箭壳体、飞机机翼、战略导弹壳体、坦克防弹装甲、风电叶片、汽车车身及结构件,小到防弹衣、钓鱼竿、高尔夫球杆、羽毛球拍等,这些产品的原材料合成与制备、材料与结构设计、工艺设计等都是本专业的学习内容。
本专业的主要课程有哪些?
学科基础课程主要包括:工程图学、机械设计基础、电工与电子技术、物理化学、材料科学基础、材料工程基础、工程力学;
专业课程主要包括:复合材料学、高分子物理、高分子化学、树脂基复合材料、复合材料结构设计、复合材料成型工艺与设备。
本专业的培养优势是什么?
本专业与航天一院703所、航天三院306所合作紧密,与新奥集团建有“石墨烯学院”,与长城汽车集团诺博橡胶建有“橡塑学院”,开展“3+1”校企联合人才培养模式,同时还建有中国航天华创天元、航天合众、泉恩管业等十余家实习和就业基地,为学生提供良好的实践和就业条件。专业设有“诺博企业奖学金”,用于奖励实践能力强、成绩优异的学生。
专业注重学生创新意识、创新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的培养,积极指导学生参与各类科技创新创业活动。在“挑战杯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和创业计划大赛”“SAMPE超轻复合材料桥梁/机翼学生竞赛”“上纬杯全国大学生复合材料设计与制作大赛竞赛”等多项高水平竞赛中获得30余项国家级、省部级奖励。学生在ACS Appl. Mater. Interfaces、Energy Technology等国际SCI刊物上参与发表文章。
本专业的就业去向和就业前景?
本专业坚持航空航天复合材料特色方向,学生创新能力强,就业满意度高,40%以上的毕业生在中国航天科技、航天科工两大集团所属科研院所就业,就业还涵盖新奥集团、长城汽车、中国石油管道局等知名企事业单位。主要从事航天复合材料、高分子材料等相关的技术、生产管理岗位,也可在商检、海关、质检和外贸等部门从事产品质量和材料检验分析工作。随着我国航天计划、大飞机制造、新能源汽车等国家重大工程的启动,复合材料正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本专业毕业生的就业前景将更加广阔。
本专业的考研情况及考研方向?
复合材料与工程专业可在材料学、材料加工工程和材料物理化学等材料相关专业继续深造,攻读研究生。历届毕业生考入的院校有中国科学院、北京化工大学、中国地质大学、郑州大学、上海大学、天津工业大学等知名学府。